第(3/3)页 田明发在一边严肃地说道。 跟在刘春来身边的时间也不短了。 他同样也清楚刘春来在意的是什么。 一直,刘春来就在强调成本等问题。 如果铜扣一年都能在成本上省下一二十万的成本,那么其他的东西呢。 刘春来一点欣慰的感觉都没有。 “节省成本是一方面。另外一方面,咱们要适应市场,就得了解别人是如何做的。这两年,咱们的生产厂,其实技术很差,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,却都有着很强的自信心……” 这才是刘春来的目的。 否则,确实不需要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。 杨小乐不吭声了。 他同样也觉得如此,周围几乎找不到多少能跟他们竞争的。 刘春来之前就敲打过他。 他是聪明人。 距离顾学勇家庭作坊大约四五百米的位置,有一家门口立着一块破烂木板的民居,木板上用毛笔歪歪扭扭地写着“饭店”两个字。 车子停在外面,就有一个三十多岁,身上系着围裙,脚有些跛的男子。 满脸笑容地问着几人:“几位老板,吃饭吗?” 还好,普通话比较标准。 至少能让几人听明白他的意思。 “弄点吃的。”田明发直接从身上的皮包里掏出一张十块的。 老板把几人邀请进去,给几人倒上茶水后,很快就转身进了后面的厨房。 店里同样也是农家自己的院子改造的。 或许是因为周围的小工厂多了,饭店等也就应运而生了。 至于有什么吃的,几人都是经常在外面到处跑的,在外面,能填饱肚子就行,对吃,丝毫都不讲究。 “川菜?” 看到第一份上来的菜,刘春来有些意外。 跛脚老板笑着说道:“以前在部队,跟俺班长学的……” “东北人?” 刘春来更意外。 一个东北人在义乌这偏僻的地方做川菜。 放在十多年后,都不意外。 可现在才是八十年代中期! 东北有想法的,这年头,很多都是往边境跑呢! 跛脚老板跟杨小乐几人更意外。 刘春来是怎么知道的? “口音。” 几人顿时无语了。 “跛脚杜,这几位可是贵客,赶紧上好菜,我付账……” 几人正要动筷子的时候,顾学勇跟顾斌父子就进来了。 顾斌直接掏出一张五块的,递给跛脚老板。 “刘老板,杨总,非常抱歉……”顾学勇一脸真诚的歉意,“之前我们食堂已经没肉没菜,专门安排人去买了……” 刘春来几人没有理会。 他们不是为了来混顿饭吃的。 “刘老板,我可以带你去参观材料制造厂,这样你就能清楚知道为什么成本低……”顾斌看着刘春来,咬牙说道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