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魏小范手里,可是掌握着“艺术发展基金”这个大利器的。 每年数十万的巨资,都源源不断的投向了艺术娱乐圈各个领域的有才之士。 在80年代初的这个时候,一个月几十、一百这样的资助,足以是一笔能让自己和家人都过得很舒服的款子了,可以让他们能更加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喜爱的各种创作之中。 去年只是一个试点,殷俊不会觉得600万美金就足够了。 80年代的内地,正是在一段极具压抑的岁月过后,开始大爆发的年代。 此时就是最出人才的时候,用群星璀璨来形容都不为过。 殷俊以40年之后的眼光来看,以后扛起华国内地娱乐圈的这些中坚们,都是这个年代出身的。 无论是影视明星,还是幕后制作人才,都是这样。 他们既经历过压抑,又看到了光明,所以这群人才能够出彩。 而后那些在幸福日子里成长起来的明星们,他们通常因为缺乏那些磨砺,缺乏那种坚韧的向上的动力,所以总是感觉要差了许多。 如今这些博出来的和没有博出来的,现在都是一个个的好苗子,值得殷俊去投资。 其实话说回来,香江的这一批明星们,也都是一样。 他们基本上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。 周闰发就是最穷的南丫岛的渔民子弟。 温璧霞穷得15岁就逃离了家,要不是遇上了《靓女仔》的导演黎大伟,她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一个问题。 周星池和梁朝韦都是父母离异,妈妈带着他们一群子女过日子。 刘德桦小时候是小少爷,但大了一点,父母就和爷爷闹翻,去住屋村了。 李佳欣从小住铁皮屋,每次下雨都要和姐姐一起拿着盆子接水,免得把屋子里仅有的床和家什给淋透了。 就连在内地和张卫建一起打人的谢霆峰,磕磕碰碰的长大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就被谢闲“卖”给了银皇,拿着签约金去潇洒快活,他累死累活许多年,才算把这个合约给弄完。 等等等等,都是如此。 然后在他们之后,那些富裕生活中长大的香江年轻人,一下子就出现了断档,新推出来的明星,就没有几个会演戏的,比起内地的都还要差。 于是,香江娱乐圈再也没有了未来。 在这群黄金一代老去之后,或许香江娱乐都不会存在了。 殷俊在解决内地的新一代明星问题的时候,当然也要顺带着解决香江这边的新生代问题。 幸好在殷俊的努力下,以后两地会更加的融合,而不是彼此水火不容,这样倒是能整体的看待和规划这方面的事儿! 不过总而言之,整体的培养任务,从现在开始,直到30年之后,都是非常艰巨,非常任重道远的呢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