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六十八章 不对称的市场和需求-《重生之最强人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有段时间,大概在2017年左右,外汇券作为一种收藏品,价格再次高涨起来。

    闲着没事儿的殷俊,就去查了一下外汇券的前世今生。

    白度上倒是说,8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的货币双轨制,一方面是官方的汇率1:5.7,另一方面是国际市场的汇率是1:8.7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数字是非常不准确的。

    因为在过去的三年,国内执行的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,一直1:1.5上下,也就是一美金兑换1元5毛人民币左右,这是殷俊亲身经历的。

    短短的一年时间过去,不可能忽然就人民币剧烈贬值到1美金兑换5块7毛人民币这样的地步。

    所以,殷俊更偏向于高盛华国在2014年制作的一张从1949-2014年的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图。

    这里面从49年到80年左右,汇率就一般在1.5-2之间浮动,这就和殷俊的实际经历相似。

    而按照它上面的走势,在1981年,实际可以在华国国内兑换的人民币汇率,人民币只是微幅的贬值。为1:1.7。

    可是,这样的汇率,是完全和国际上的汇率走势相违背的。

    在国外,需要8.7元人民币才能兑换1美金。

    而在华国国内,1美金却只能兑换1.7元人民币,购买能力大幅度下降。

    说得简单点,那就是来华国的外国人,都被宰了,在华国都是花高价钱购买了东西和服务。

    这个事儿,本来看起来和华国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,至少是和绝大部分的华国人没关系。

    因为外汇券是外国人用的嘛,你华国人又没有美金,去换什么外汇券?除了极少一部分人之外,谁能有钱去换外汇券,去购买和消费奢侈品?

    但是!

    华国人可以不用外汇券,但他们却慢慢的会非常迫切的需要美元。

    比如说,80年代兴起的留学热潮,可是有超过上百万的大学生和公职人员,坐飞机踏上了美国、英国、日本等国家的领土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人,肯定是要兑换美元等货币的。

    由于美元已经是世界通用货币,所以无论你去哪个国家,一般都是兑换成美元,到了别的国家,基本上直接都可以用,或者你去了那里再兑换成当国货币就行。

    甚至于学生报考托福的报名费,也是必须要用美元,这可是难倒了太多的穷学生。

    里面的被悲酸,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
    反正这就已经足以表明,民众们对美元的迫切需求了。

    而美元,直到2005年前后,在人民币美元宣布浮动汇率之前,基本上个人都是没办法随意兑换包括美元在内的外币的。

    就算是你留学生,也只能凭借学校录取通知书,换取很少一部分的美金,就更别说那种因私护照出国时,标准的2000美金兑换额度了。

    在整个80年代,你如果需要美元,那么只能通过手里外汇券去银行兑换成美金。

    可是这么一来一去之间,民众们的人民币可就变得不值钱了起来,他们都必须要用比官方汇率高得多的价格,去购买别人手里的外汇券。

    好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