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百三十五 从襄阳到江陵-《东汉末年枭雄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刘表这点本事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于是他趁机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。

    “诸位所言有理,贸然动兵,实非我愿,但是危险近在眼前,不可不查。”

    刘表这样说,大家纷纷点头。

    然后刘表开口道:“襄阳距离南阳很近,距离房陵更近,眼下襄阳处在战时最前沿,已经不是可以稳坐后方遥控全局的最佳地点了,房陵到襄阳,不过四百里,骑兵昼夜奔驰,数日可到。

    古人说过,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,我想要将州治所从襄阳南迁到江陵,以此来确保州治所的安全,不至于将自身和诸位置于那么危险的境地,诸位以为如何啊?”

    江陵也是荆州重镇,西控巴蜀,北接襄汉,襟带江湖,指臂江东,地处交通要冲,地位十分重要。

    刘表想要把州治所从襄阳南迁到江陵,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战略重点来看,其实并没有什么不方便的,因为江陵的交通经济人口规模实际上也十分优秀,并不比襄阳差。

    周瑜和曹仁围绕着江陵展开了一年之久的攻防战,足以证明江陵是一座当世坚城,不输给任何城池。

    但是也不是说迁移就迁移的。

    襄阳相当于是刘表的首都,首都是说迁移就迁移的吗?

    地理位置,形胜,人口,交通,基建,经济发展,迁移费用等等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    迁都不是刘表换一个城市睡觉那么简单的事情,围绕着刘表和荆州的核心权力,大量荆州的重点任务、建设工程、人力物力财力和中心全都在襄阳,大家全部都在襄阳扎根了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你说要迁都,要不要考虑大家的意见?

    除非你学董卓,强行迁都,用兵强迫大家迁都,那没办法,你兵多,你有理。

    或者说是郭鹏,多次迁移治所,每一地都待不长,因为待不长,所以首都并非根深蒂固,还没有围绕着驻地展开多项工程,所以说迁移也就迁移了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    但是刘表不具备董卓和郭鹏的那种条件。

    他既没有那么强的兵力,在襄阳也待了将近十年了,襄阳作为荆州首府已经根深蒂固,要变更,就很不容易。

    除非有外力的强大的威慑,让大家都如鲠在喉,不得不走。

    此时,就是这个时机了。

    不走,刘表连饭都吃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我想打,你们不让我打,那么好,就走,二选一。

    刘表把这个选项丢给了部下们,让他们自己思量,让他们自己去苟且商议去。

    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,刘表自己对此也有深刻的认知,他能做到什么,不能做到什么,他都一清二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