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对方都这么说了,眼看劝诱就要破裂,彼得森只能拿出最后的说辞:“盛田社长,你没买过唱片公司和电影发行公司吧,这样的谈判,都是非常旷日持久的。 你太心急,只会给对方涨价的空间。还不如多找一些备胎,提前接触起来,摆出可买可不买的姿态,甚至做出‘你只要从娱乐电子的硬件向内容扩张、但先扩张哪一部分无所谓’的姿态。 据我所知,你们索尼公司从去年开始,就在推音乐CD播放器的制式,Walkman和传统磁带肯定是要被淘汰的。你如果不掌握一家唱片公司,对于你们的CD音乐技术标准向美国推广,成为国际同行标准,也会有很大的障碍。” 这已经是彼得森最后的底牌了。 盛田昭夫终于有些意动。 他想了想,居然随口问了身边的顾骜:“顾,你觉得呢,以你对美国传媒内容行业的理解,提前多少时间布局比较合适,你不是有一家小发行商,米拉麦克斯么。” 顾骜没想到这个问题会扯到自己头上,想两边都不得罪,婉拒道:“盛田社长要是想动手,那至少是八大发行商级别的目标。我的米拉麦克斯,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的东西了,不值一提。 我的经验,无法给您提供借鉴,说不定收购一家哥伦比亚这样经营状况不太好的巨头……也真会要一两年,甚至更久呢。” 这番话就很圆滑,不帮彼得森骗盛田,也不得罪彼得森。 不过还是起到了一丝微妙的作用。 盛田昭夫想了想:“既然如此,我可以在适当的时候,先委托你们帮我代理起来,斡旋相关的收购事宜。我一直比较看好收购哥伦比亚系的内容公司。尤其是音乐部分,已经迫在眉睫。但既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,初期我只能给一些咨询费,佣金要根据最终结果,可以接受么?” “当然。”彼得森微微松了口气。 他在雷曼兄弟其实是一天都不想多待了,之前那份最后的淡定,全都是装的。 现在跟盛田昭夫达成了意向,虽然短时间内还赚不到大钱,至少保底大单已经接下了。 这样一来,跳槽出来单干,心里就有底气了。 盛田昭夫想了想:“你们想离开雷曼兄弟单干,公司有了么?当然我知道这不是问题,我只是问问。” 彼得森立刻殷切地回答:“其实已经有了,找了别人代持的,等我们离开雷曼立刻就可以接手。新公司叫‘黑石投资基金’,暂时只注资了40万美元启动本金——不过,只是给人做投资中介的,真有需求我们可以随时增资。” 彼得森这么说,也是怕被对方看轻了自己的实力。他跟施瓦茨曼在雷曼兄弟做了这么多年高管,就算私人积蓄也远远不止40万美元,只不过告中介也用不了太大本钱,多注无益。 至于直接拿个人积蓄搞投资收购,那是绝对不干的。投行都是拿客户的钱在投,赚取佣金,这是行规。 因为再牛逼的基金经理和投行高管,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依然有相当比例的概率会赔。本钱太小的话,一个波动就没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