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楼小说网 - 历史小说 - 君临战国在线阅读 - 第五百九十二章 水攻之计

第五百九十二章 水攻之计

        宋军撤退了,风风火火回到本土,应对韩军的讨伐,但是韩军只在距离宋境百里外,驻扎下来,再不前进了,与宋边境的关口遥遥对峙。

        成武邑。

        五万魏军陆续抵达,辎重车队运来不少秋冬物资和粮草,一部分存放扇堤关,一部分运往成武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随军征调过的来的将领姓姜名寇,四旬年纪,地方驻军的将领。

        周淮英也跟随大军,浩浩荡荡抵达成武邑,多少有些不好意思,出征近两个月了,一直无寸功,除了平定边关有小胜利外,紧接着就被宋军偷袭,损兵折将逃回扇堤关。

        与辰凌这两个月的大战比起来,简直小儿科了,自己也觉得,的确不如对方领兵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众将齐聚一堂,甲胄生光,神色肃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诸位将军,宋军撤退,丢下数万尸骨,已经回本国去防御了,眼下我军的供给和后备军抵达,正是一鼓作气,赶在入冬前拿下曹州的好时机,只要曹州城破,我军在曹州过冬,来年春天,就能北渡黄河,与黄河北岸的魏军合兵,直捣卫国的京都,下一战至关重要,目前曹州兵少将寡,正是决战的好时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淮英、杨匡义、夏世雄、徐泰、程肃、姜寇、郑铉、滕虎、沈铮都在其中,聚精会神听着主帅分析战局,经过大大小小十多战,斩杀卫军十万,宋军三万,伤亡不过半数,用兵如神,颇得众将士的拥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攻打曹州之前,扇堤关、成武邑这两座关卡重镇,乃我军心腹之地,不能有失,因此必须留下两名将领驻守,保证粮草和供给及时到达,功劳丝毫不弱于前线冲锋的将领,程素守扇堤关,领兵一万,徐泰守成武邑和平陵一带,领兵两万,其余将领和人马,随本帅兵发曹州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遵命!”诸将抱拳一礼。

        辰凌点头:“两日后出发,都下去准备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喏!”诸将退出,只留下了几名谋士。

        吴子秋没有走,拱手向辰凌笑道:“恭喜大帅,一路告捷,立下赫赫战功,丝毫不弱于那些名将少年时候的战绩!”

        辰凌摇头失笑道:“运气使然吧,数次有惊无险,差一点就要被覆灭,打仗,决定胜败的因素太多了,身为将帅,也无法全盘把握细微,很多时候,有运气的因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殿下都说辰大帅是副将,所向披靡,这次三路大军伐卫,以我们右路军伤亡最少,功绩彪炳,朝中不少大臣,对辰大帅的态度改观不少,拥戴之声高涨,除了太子一方,还有少数的旧贵老臣外,几乎都对大帅甚是褒奖。”吴子秋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辰凌笑了笑,对于这些宫廷之斗,他不敢兴趣,自己在魏国,也就一年的时间吧,等明年迎娶了兰歆雅,自己的替身就不好继续留在宫内了,而且燕国不断改革,利弊皆有,需要他回去把握方向,运筹帷幄,为统一战争做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其实,我无心战场,太过血腥,不如经营商途,悠哉舒坦,自古名将的下场并不如人意,不是战死沙场,就是绊倒在朝野中,所以,让人倦累,不胜唏嘘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子秋颇有同感,与辰凌交往久了,对于他的人品和才能,有一种打心里的赞佩,此时又是同一阵营,不用勾心斗角,吴子秋轻轻一叹:“是啊,自古英雄如红颜,人间不许见白头,令人惋惜,大帅有此想法,也属正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辰凌轻叹一声,即使自己没有燕国君王的身份,那么魏国也绝不是长久栖身之地,因为历代魏王,都不是敬重人才之人,反而没少迫害人杰。

        诸如吴起、商鞅、孙膑、范雎,哪一位不是历史赫赫有名的顶级人才?但是,他们在魏国都不被赏识,反而遭到迫害,甚至被打得半死,他们到了秦国、齐国、楚国,却一个个都成了栋梁之材,这些人才从魏国流失,辗转到其他国家,反给魏国带来巨大的伤害。

        辰凌不去想这些与己无关的事,关心战局,问道:“吴先生觉得,曹州城应该如何攻法,才能尽快拿下,伤亡最低?”

        吴子秋沉思了一会,稳重说道:“要正面强攻,卫军占有城池之利,损伤只是我们三分之一,卫山童乃老将,稳住持秉,如果发动城内军民上下一心,坚持一个多月不成问题,眼看就要入冬了,寒冬腊月,难以攻城,战局拖到来年开春,几个月消耗,对我军士气不利,不如用水攻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水攻?”

        吴子秋道:“不错,曹州地处菏泽之地,北枕黄河,支流颇多,深秋又是多雨洵水期,洪涝较多,如果我们围困住曹州,挖一道水渠,贯通黄河支流,引入灌城,曹州必然难防,到时候,水漫城池,城墙垮塌,我军便能乘木筏攻入城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辰凌一听,顿时觉得有些道理,如果能以水攻,灌了曹州,自然可以减少将士们的伤亡。

        吴子秋犹豫一下道:“不过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辰凌听着话中有话,问道:“不过什么?先生但说无妨!”

        吴子秋如实说道:“不过此计策虽然管用,但却能伤及曹州百姓,大水灌城,城内会有不少难民受灾,死伤枕藉,对大帅的仁义之名,或许会留下一些污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辰凌明白过来,大水灌入城内,百姓民户自然也会殃及,被淹溺不少,家中物品会被冲泡,同样因无法生饭会饿死不少,这样一来,因为他的攻城,将会致使许多百姓遇难。

        他陷入了犹豫和沉思,这是一个事实,一旦用水攻,遭遇的必然是军民百姓,难怪说,名将到头来都没有好下场,因为杀念太重,身上背负的血债太多,早晚有一天,不得善终,遭天惩罚!

        比如伍子胥、吴起、庞涓、白起、廉颇、李牧、王翦、蒙恬、李广、岳飞等等,古来太多这样的人了,这是一个血腥的职业,担负将帅,即便保家卫国,但是对于敌国而言,未尝不是一个杀星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他们有的选择吗?两国交兵,立场不同,如果因为会伤到太多敌国的军民,那就要牺牲自己身边无数的将士生命!

        既然无法选择,立场已注定,那任何人,都只会保住自己国民和身边将士,重创敌国军民,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将帅规则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像现在,如果不用水攻,那么正面攻城,魏军就要死伤惨重,攻与守,双方是三比一的损失,要磨灭城内两万卫军,就要付出六万兵马的代价,辰凌伤不起,更不愿让自己的麾下的尸骨,去填这个坑!

        “慈不掌兵!”

        辰凌轻轻说了四个字,现在终于明白了它的含义,不光说在治兵过程中,要严格约束,军法铁面无私,不能仁慈放松;在征战沙场中,要看淡生死,不被血腥的战场所动摇身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它还有一层深意:就是在决定兵事,关乎许多无辜人生死的时候,你能不能铁石心肠,狠下心来,无视那些无辜百姓的生死。